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就是预习。预习的好处很多。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以后,不但能更好地学习新课,而且还能提高自学语文的能力,这对刚刚成为初中生的同学来说尤为重要。下面是整理的初中语文怎么预习的方法,希望对您有用。
1、了解作者及写作的背景
拿到一篇文章,首先了解作者的情况,可以根据手头的参考书或上网查阅资料,了解作者生活的朝代,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,作者的文风,及写此文的背景,这些看似与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,却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这篇文章内容的学习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。
2、勤动笔
初中语文怎么预习呢,预习课文不只是读读、想想,还要注意勤动笔。预习时,在课文的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、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。例如: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,给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,在含义深的句子处画上线,对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,在有疑问的地方打个问号等。上课时,再特别注意这些有记号的地方,把觉得含糊不清的地方彻底弄明白。
3、深思考
让学生带着问题预读课文,记录在预习中碰到的疑难问题,并将遇到的问题记在预习本上,以便上课时解决。这些问题可以是课后思考与练习题,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想到的问题。大教育家孔子认为“疑是思之始,学之端”;宋代着名学者陆九渊认为“为学患无疑,疑则有进,小疑则小进,大疑则大进”,可见质疑是治学的关键。
4、掌握字词音形义
初中阶段,学生还需要储备一定的字词,课文里面有许多生僻字,需要学生课前进行预习,以免影响对于课文理解及阅读的审美体验。可要求学生自备字词典,课前查询生僻字词音形,理解关键词语大意。
一个好的习惯能影响孩子一生,做笔记也是其中一种,但是有些时候靠孩子自己去养成比较难,也没有方向,作为家长也怕胡乱指挥造成错误引导,小孩的学习都不省心,直到前两个月看到途途课堂,在他们的指导下,孩子养成了不少好的习惯,学习也积极很多!感觉终于松了一口气!
5、辨别体裁
不同体裁的文章,有其不同的特征和基本要素。例如,议论文的论点、论据和论证方法;记叙文的事件及事件本身的起因、发生、发展和结局;说明文的说明对象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;应用文的基本格式和基本写法等。预习时紧紧围绕这些基本特征来思考,就能选准角度。
对于孩子而言,课本的预习学习,不仅仅是一个好习惯的养成,更是一种学习方法的培养。对于孩子以后升入高年级打下一个良好的学习基础,所以,家长在这方面还是需要重视。在语文课本的预习上,如果家长采用合适的预习教学方法,帮助孩子明确学生的预习要求,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,一举好几得,为提高孩子的语文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最后,关于初中语文怎么预习还有什么疑问?其实学习方法多种多样,不同的人也要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。学习别人的方法切忌照搬。学生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,通过实践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,这样才能有收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