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论年如何特殊,有些事还是会如期到来,比如高校毕业季。
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今年全国高校万毕业生中的绝大多数没能在寒假结束后如期返校。春节放假前离开学校时,没人会想到,这原本寻常的短暂离开竟然会直通毕业。
如今,尽管“云”早已嵌入生活的方方面面,但谁承想,有朝一日它竟与“毕业”二字产生如此紧密的联系。求职面试、写论文、毕业答辩……毕业季最重要的事一件件从“云端”滑过,直到毕业典礼。
没有散伙饭上的举杯抒怀,没有精心筹划的毕业旅行,也没有身着学位服的集体合影……种种“保留节目”都未出现,通往人生下一阶段的大门就已打开。
微博上“又到毕业季”这个话题中,有一条留言得到大量点赞:疫情下这段经历,像学生时代最后一场大考,通过了才能更有底气地迎接未来。
随着交卷“铃声”响起,每个应考者已经写下自己的答案。
特殊的毕业典礼
6月20日上午,武汉大学在学校“九一二”操场举行年毕业典礼。
典礼中途飘起的小雨引来了不少调侃:举办雨中毕业典礼是学校多年来的传统。
名毕业生代表幸运地获得了到现场的机会,余下一万多名毕业生则隔着屏幕收看典礼直播,他们的影像会交替显现在现场的大屏幕上。
疫情防控的压力迫使各高校不约而同地选择把毕业典礼搬到“云端”。像武大这样,选取少数学生代表到现场,多数人“云端”参与的模式是其中的主流。
典礼增设了一项特别环节——所有人起立为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。无论直播间里还是整个网络上,这一幕都引来了瞬间刷屏:“感动”“看了就忍不住流泪”……
这种人情味还体现在典礼很多细节上:回顾疫情以来的感动瞬间,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专门提及安徽援鄂护士周国红的故事,并表示,明年武大樱花季将为医护人员专场开放一天。
随着毕业季临近,“云毕业典礼”这个新词悄悄爬上了各网络平台的热搜榜。
“这段时间有一句歌词总是闪过我的脑海:我怕我没有机会,跟你说一声再见。很遗憾,还是以这样的方式主持你们的毕业典礼。”河南一所高校的校长日前在抖音上对毕业生说。
对这种无奈之举,毕业生普遍表示理解。不过,缺了穿上学位服接受拨穗正冠这个环节,学生时代的句号画得终究不算圆满。为了尽可能帮学生减少遗憾,很多高校尝试了各具特色的方法。
“请拨穗人将代表学业成熟的流苏从右侧拨到左侧,完成这一光荣时刻。”举行“云毕业典礼”前,哈尔滨工程大学提前将学位服寄送到毕业生手中,校长姚郁在典礼上发出指令,授权毕业生父母为其完成“拨穗礼”。
中国传媒大学的“游戏毕业典礼”是又一个“网红”之作。在这场用电子游戏场景呈现的“数字毕业典礼”上,中传校园的花草树木和“校猫”都有模有样。典礼进行中,校长提醒学生们“不要在红毯上飞来飞去”,主持人提示大家“从房顶上下来”……“以为是霍格沃兹(《哈利·波特》中的魔法学校)的毕业典礼。”不少网友感慨道。
事实上,这场“毕业典礼”是该校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线上毕业设计展,主创团队均是今年的毕业生。“原计划专业内‘自嗨’,没想到会意外走红,引来这么多网友围观。”团队指导老师说。
从另一个角度,“云端毕业典礼”又意外地打破了高校原有的“围墙”,使原属于少部分人的仪式变成了更多人参与的线上盛会,不少名校的毕业典礼直播观看者都超过千万。特殊情况下的无奈之举,却意外地给更多人带来了一次沉浸式体验。
相比其他省份,北京高校的毕业季无疑更特殊。
6月6日凌晨,北京应急响应从二级降为三级,随后,在京各高校毕业年级学生开始分批踏上返校路。
然而,随着北京疫情出现反弹,全市应急响应级别于6月17日重新调整为二级,各高校的返校工作跟着按下了停止键。
空置了半年的校园原本已被装点一新,为了尽可能给这届有太多特殊经历的学生,留下一份值得回味的毕业记忆,各校都颇费了一番功夫。然而,多数毕业生最后只能在“云端”遥望母校的“毕业礼物”了。
“这种感觉就像,原本准备了一场盛宴,最后宾客都没来。”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金计标对媒体说。
由于寒假离开时毫无准备,几乎所有未返校毕业生都有大量个人物品留在学校。不少学校为此发动教职工全员上阵为毕业生打包邮寄,整个过程与毕业生一对一沟通,全程向学生直播。
这学期开始时摸索着掌握网络直播的教师们,此刻又“解锁”了从直播验货到包裹封装等诸般新技能。
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一位教师完成一天的工作后,特意给摆放整齐的快递箱拍了一张照片,不无得意地展示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