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本文来源:科学网」
编者按
又到了一年一度撰写基金本子的季节,你开始动笔了吗?
科学网博主、来自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杨顺华毕业于年12月,随即开始申请年青年基金,一击即中!
本文中,他回顾了自己在几个月里准备基金申请的全过程,并写下详细的心得经验,与大家分享。
谈谈青基写作的几点个人体会
作者
杨顺华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于广大科研人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不过,逐年走低的资助率早已决定了只有不到20%的申请人能够成为幸运儿!
回想自己的青年基金申请之路,起初时我也十分迷茫,不过有幸得到了很多的人指点与帮助。
我想,自己的一点经验可能对更多的人有帮助,故在此略作整理,供大家参考和辩证看待。需要指出的是,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科学问题凝练等“软件”问题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,请大家自行领悟。
先简单交待一下自身情况,我于年12月毕业,毕业之后,我就提醒自己,青基将是自己来年4月份之前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今年是我首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,有幸得中。回顾毕业之后和提交申请书之间的几个月,我主要做了如下几件事:
研读申请指南,熟悉申请流程
很多初次申请基金的人常常抱怨没有参考资料,写作时茫然四顾、手足无措、领会不到写作重点。
其实,我们首要研究的一份纲领性文件应该是《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》(以下简称《指南》)。
《指南》一般在当年1月份发布。以《指南》为例,我推荐重点阅读“前言”“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纲要”“改革举措”“申请规定”“科学部资助领域和注意事项”“某某项目”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”等部分。
在本年度的《指南》发布之前,可以先研究往年的《指南》。一来可以熟悉申请要求和流程,二来也可以对比《指南》的年际变化。
“前言”部分可以让我们快速掌握当年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主要变化;“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纲要”通常是一张图,可以让我们大致理解当前的主要改革措施;“改革举措”部分则是我们深入理解当年基金申请改革措施的重要参考资料;“申请规定”是我们对照自身检查的尺子;“科学部资助领域和注意事项”是我们理解自己选择的学科代码的含义的重要参考;“某某项目”部分很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基金项目的定义、申请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该类项目的历年资助情况;“申请代码”则非常明确地给出了当年的申请代码及名称。
广泛搜集资料,了解专家看法
申请基金对于大多数刚毕业的博士来说,算是一件新鲜事物。我们可能早就听说过这件事,也耳濡目染过这件事,但是常常是“只闻其声,不见其人”。
这里,我推荐大家充分利用科研思维,将学术研究的工具充分利用起来。
实际上,科研基金申请是一个很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