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参考文献

首页 » 常识 » 问答 » 文献2021年第2期目录与内容摘要
TUhjnbcbe - 2023/10/2 17:17:00
治疗白癜风去哪里好 https://mjbk.familydoctor.com.cn/bjbdfyy_zx/
《文献》年第2期封面

文学文献研究专刊

专刊导言刘跃进

北宋西湖莲社社集编纂考陈斐

内容摘要:西湖莲社是北宋文化史上的重要社团,有学者称其为“目前可以考知的宋代最早的诗社”,社主省常亦被尊为“莲社七祖”之“七祖”。向敏中、王旦、王禹偁等重要人物纷纷投诗入社,但又未能亲临寺院参加活动。莲社这个“共同体”,很大程度上是寺方通过编纂社集“建构”、宣传出来的。本文以近年从韩国流入国内的宋刻孤本《杭州西湖昭庆寺结莲社集》为基础,对西湖莲社的社集编纂情况做了稽考,指出:西湖莲社在发展、壮大过程中,基于弘法宣传、招徕或联络社员的目的,编纂过《西湖莲社集》《续西湖莲社集》《钱塘西湖净社录》《莲社诗盟》《白莲堂诗》《莲社诗》《入社诗》等一系列的社集。这些社集呈现出层累递编或续编迹象,符合随着时间的推移,莲社社员不断壮大、诗作不断累积的状况。社员丁谓参与了莲社诗集的编纂并为之作序。南北宋之交,因为一场大火,寺院及社集版片化为乌有,故这些社集流传不广,宋以后罕见传本及谈艺家提及。

关键词:昭庆寺 莲社集 入社诗 编纂

作者简介:陈斐,中国艺术研究院《文艺研究》杂志社、艺术哲学与艺术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。研究方向:唐宋和近代诗词。

明嘉靖范钦抄校本《玉壶野史》

《玉壶野史》“生旦杂处”考辨林杰祥

内容摘要:北宋文莹《玉壶野史》载南唐韩熙载事,有“生旦杂处”一语,学者或据此而论定其时已有“生”“旦”脚色。今梳理该书历代版本流变,知是书在明初后五卷阙佚,嘉靖年间抄补时已有阙文,作“生□杂处”,鲍廷博校刊本则去此空格,作“生杂处”。另有清抄本作“生冝杂处”,乃抄录之误,周星诒、陆心源等人校订时皆删去。作“生旦杂处”者后出,最早见《四库全书》本,乃将“冝”误作“旦”。参酌《南唐书》《宋史》《续通志》的相关记载,“生□”之本意当为“生徒”“门生”,故此语不可作为南唐时已有生旦脚色之依据。

关键词:《玉壶野史》 《玉壶清话》 版本流变 生旦杂处

作者简介:林杰祥,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。研究方向:中国戏曲史、中国戏曲文献。

《九家集注杜诗》版本疑点考辨

——兼论“聚珍本”说的产生背景龙伟业

内容摘要:《九家集注杜诗》共有五种版本,依次为南宋淳熙八年郭知达刻本、南宋宝庆元年曾噩刻本、清乾隆间《四库全书》抄本、清嘉庆八年武英殿刻本、民国二十九年《杜诗引得》铅印本。但因叶德辉、洪业等名家误导,学界对此多有误解,所谓“乾隆武英殿刻本”、“乾隆武英殿聚珍本”(活字)及其“嘉庆时翻刻之本”,实皆嘉庆八年武英殿刻本;所谓“元明间刻本”,纯属子虚。以《九家注》为例,可以窥见清代修书刻书与书籍著录之一斑:《四库全书荟要》不收《九家注》,是其编纂从速、去取不精的例子之一;学者、书坊、官书局等未详《武英殿聚珍版丛书》实情,错误地著录乃至“重刻”不少“聚珍本”。今人从推测清宫印出“聚珍本”《九家注》后又“不欲其流传”,到断言清宫宋本《九家注》“绝不会是宋刻”等等,以讹传讹,应予澄清。

关键词:《九家集注杜诗》 《新刊校定集注杜诗》 武英殿聚珍本 武英殿刻本 《四库全书》 《四库全书荟要》

作者简介:龙伟业,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。研究方向:杜诗学、唐宋文学。

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本罗履泰序《须溪批点杜工部诗注》

宋元“集注批点杜集”成书及其价值发微曾祥波

内容摘要:宋元之际罗履泰序、署名彭镜溪集注的《须溪批点杜工部诗注》以蔡梦弼《杜工部草堂诗笺》为底本进行删削,补入刘辰翁批点,被高崇兰编、署名刘辰翁批点的《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》扬弃。高本以蔡梦弼本为底本形成初稿,然后引入*希、*鹤《补千家注纪年杜工部诗史》为参考本形成定稿,大量误读“梦弼曰”注文。署名徐居仁编次、*鹤补注的《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》受高本启发,径以《补千家注纪年杜工部诗史》为底本(篇目编次框架用《门类诗》),同时参考蔡梦弼本。徐本对底本、参考本先后主次关系的选择恰与高本相反,故能纠正高本对“梦弼曰”注文的误读。高本是宋元之际“集注批点杜集”的枢纽,上承罗本,下启徐本。总的看来,罗本初创而失之粗略,高本化用《补千家注纪年杜工部诗史》系年为篇目编次颇具用心,徐本辨识注文最为准确。结合高本编次与徐本注文,可以形成宋元“集注批点杜集”最佳新本。

关键词:《杜工部草堂诗笺》 《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》 罗履泰本 高崇兰本 徐居仁本

作者简介:曾祥波,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。研究方向:唐宋文学与文献。

元刻孤本《秋堂邵先生文集》作者考罗鹭

内容摘要: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元刻孤本《秋堂邵先生文集》,是一部罕见元人诗集,收诗首。由于该书仅残存卷二至卷五,且阙失作者名字,因而长期被学术界忽视,也为《全元诗》所失收。该书递经明代晋藩、清代内府、清末民初藏书家刘启瑞、傅增湘等收藏,可谓流传有绪。经考证,作者应当是元人王旭的友人,名不详,字伯诚,号秋堂,山西泽州人。出生于蒙古太宗七年(),至元七年()岁贡生,任职中书省兵刑部长达十馀年,于至元二十一年辞职后,游宦于江西、浙江、山东等地,负责赋税、盐业等繁剧的吏事。邵秋堂是元初儒吏作家的代表人物,《秋堂邵先生文集》具有重要的文献与文学价值。

关键词:《秋堂邵先生文集》 元刻本 邵伯诚 王旭 儒吏

作者简介:罗鹭,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、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。研究方向:宋元文学文献学、版本目录学。

明清以来唐寅文集误收及著作权有争议者考论邓晓东

内容摘要:唐寅文集自问世以来,不断有学者对其进行增补。人们在对唐寅文字作品有了比较全面认识的同时,错收、误收也时有发生。这些情况的出现,一方面是限于之前文献搜集比勘相对困难,另一方面也与艺术市场长期充斥唐寅的书画伪作有关。唐寅文集目前存在如下问题:他人作品误作唐寅者、原诗略经改动并易题后署名唐寅者、作者有不同说法者、改易数字另成一作等。另外,署名唐寅所作的散曲中,亦因各种晚明曲选的题署不一而存在争议。利用故宫博物院藏唐寅行书自书曲,可以部分地解开其散曲著作权之谜。唐寅文集出现的种种问题,不仅需要引起唐寅研究者的注意,也值得今人编辑艺术家文集时重视。

关键词:唐寅 文集 著作权 辨伪

作者简介:邓晓东,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。研究方向:明清文学与文献。

彭宗孟《侍御公诗集》考论*成蔚

内容摘要:通过对罗振玉旧藏抄本彭宗孟《侍御公诗集》进行系统研究,可以还原出彭宗孟的交游网络,从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处于东林*对立面的晚明浙*成员,不仅不是像传统认知的那样一味在*治斗争上*同伐异,反而与不少东林*成员也保持着较为友好密切的关系,在生活上更喜与僧道频繁往来。在此基础上,本文进一步揭示出彭宗孟向往归隐与厌弃*争的真实创作风格与思想倾向。同时值得注意的是,彭宗孟作为清初著名文学家彭孙遹的祖父,其“宗唐”诗风对海盐彭氏的文学旨趣塑造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。

关键词:浙* 彭宗孟 《侍御公诗集》 彭孙遹

作者简介:*成蔚,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讲师。研究方向:明清文献与文学。

澹归散佚诗文辑录与探析薛涓、谢谦

内容摘要:澹归作为明末清初由儒入释、寓居岭南的遗民僧,著述繁富。但由于乾隆年间遭遇禁毁,再加上时代动荡,文网森严,其作品损毁流失颇为严重。目前可见作品集屈指可数,又多为出家后所作,不利于对其出家前后思想进行整体观照。今通过对笔记史料及方志等文献的检索查阅,辑录出澹归散佚诗歌十二首、残联一句、文两篇,丰富了澹归研究资料。辑佚诗文情感丰富,体现了澹归较为强烈的思想情感,为推进澹归研究打下了基础。

关键词:澹归 遗民僧 禁毁书目 散佚

作者简介:薛涓,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,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。研究方向:明清文学。谢谦,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。研究方向:明清文学。

江户写本《使琉球赠言》与康熙中期文坛吴留营

内容摘要:由于时空阻隔和沧桑世变,琉球文献史料的短缺成为制约该领域研究的瓶颈。清代中琉封贡体系下双方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频繁,彼此影响深且广远。究竟当时文人士大夫对此事的

1
查看完整版本: 文献2021年第2期目录与内容摘要